黄永林,男,1958年8月生,湖北仙桃人。中共党员,教授,博士,博士生导师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,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名誉主任。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基金评审专家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;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,中国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,《新文学评论》和《教育财会研究》主编、武汉文化与科技融合专家委员会主任等。近年来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和重大项目20多项,出版著作30多部,发表论文200多篇,其中20多篇论文被《新华文摘》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。
学习经历:1983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毕业,获文学学士;1988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,获文学硕士;2000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毕业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曾于1999年和2005年公派分别赴美国和英国高校访问研修。
工作简历:1979年元月在湖北仙桃市参加工作;1983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工作至今,1996年聘为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;2002年聘为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1990年任财务处副处长、1995年任财务处处长、2004年3月至今任副校长、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。
研究领域:长期从事网络文化、民俗文化、文化产业研究。主要研究内容:大众传媒与大众生活、网络舆论监测与管理研究;民俗文化与作家文学研究、中西通俗小说比较研究;文化资源、文化科技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,是文化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“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”新兴交叉学科及博士点带头人。
(一)主持项目:
(1)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“健全坚持正确网络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研究”
(2) 2012年文化部委托重点研究项目“网络游戏中的暴力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”
(3) 2012年湖北省社科联项目“湖北省文化市场培育与文化市场消费引导研究”
(4) 2011年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 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体系的构建”
(5) 2011年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“湖北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丛书·文化建设系列”2009年文化部委托重点研究项目“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发展”
(6) 2009年文化部重点项目“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研究”
(7) 2009年湖北省文物局项目“三峡库区文物(古建筑)迁建区综合价值评估研究”
(8) 2009年新乡市政府项目“新乡文化产业规划”
(9) 2008年教育部、国家发改委“211工程”重点学科建设项目“中华民族文化保护、创意与数字化工程”
(10)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乡村文化建设与社区认同”
(11) 2008年文化部委托重点研究项目“中国网络游戏分级标准研究”
(二)出版专著:
(1) 《网络舆论监测与安全研究》,北京:经济科学出版社,2014年版
(2) 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探析》,武汉: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3年版
(3) 《20 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品格》,武汉: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3年版
(4) 《武汉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发展报告(2013)》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3年版
(5) 《从资源到产业的文化创意》,武汉: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2年版
(6) 《当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》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7年版
(7) 《文化产业纵横谈》,武汉:湖北人民出版社,2012年版
(8) 《中西通俗小说叙事:阐释与比较》,武汉: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9年版
(9) 《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7年版
(三)主要论文:
(1) 《黄冈红色文化资源特质与文化产业发展》,《湖北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年第2期
(2) 《借文化提升一座工业城市的价值》, 《中国文化报》,2013年03月01日
(3) 《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引导、服务与监管职能》, 《文化湖北》,2013年第3期
(4) 《根植区域文化 培育产业特色》, 《光明日报》,2013年3月21日
(5) 《文化和科技融合与文化产业发展 》,于平、傅才武主编《文化创新蓝皮书中国文化创新报告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3年2月版
(6) 《近五年武汉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就、困境与未来展望》》(第一作者),《武汉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发展报告(2013)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
(7) 《湖北地方特色文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》(第一作者),《理论月刊》,2013年第2期
(8) 《数字化传承视域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的重构》(第一作者),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 ,2013年第8期
(9) 《“文化生态”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》,《文化遗产》,2013年第5期
《中国民间文学、民俗学学科归属及地位的历史与现状》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 2013年第4期(收入胡亚敏、张岩泉主编《以生为本探索创新》(2014)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)
(10) 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》(第一作者)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 2012年第2期(《新华文摘》2012年第11 期全文转载)
(11) 《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分析》,《文化产业评论》,2012年第4期
(12) 《文化自觉:文化大发展的重要基础》,《中国教育报》,2011年11月8日(新华社《高管信息》专题,《湖北领导参考》2011年第5期全文转载)
(13) 《民俗学的当代性建构》(第一作者)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 ,2011年第2期(《新华文摘》2011年第12 期全文转载,人大复印资料《文化研究》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)
(14) 《新时期民俗学研究范围与方法的探索》,《民俗研究》,2011年第6期
(15) 《论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》(第一作者),《文化遗产》,2011年第3期
(16) 《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不解之缘 》(第一作者),《民族艺术研究》,2011年6期
(17) 《文化产业发展核心要素关系研究》(第一作者),《社会主义研究》,2011年第5期
(18) 《非物质文化遗产:生产是最好的保护 》,《光明日报》,2011年10月7日 (人民网、新华网、新浪网等多家网站全文转载)
(19) 《网络舆论引导与网络突发事件应对》(第一作者),《中国社会科学前沿论坛》,2011年9月(《战略与风险管理》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)
(20) 《中国社会转型期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》(第一作者)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,2010年第3期
(21) 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新农村文化建设》,《文化遗产》,2010年第2期
(22) 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解决四个“脱节” 》,《光明日报》,2010年3月4日
(23) 《文化产业人才问题研究 》,文化部产业司编《国家文化产业课题研究报告》(2009年度),云南大学出版社(2010年版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采用)
(24) 《网络游戏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合力》,《学术月刊》,2008年第3期
(25) 《论民间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关系》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, 2008年第2期(《人大报刊复印纸料·文化研究》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,收入韩永进主编《2006—2007中国文化创新年度报告》,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8年版)
(26) 《<查太莱夫人的情人>和<金瓶梅>性描写比较》 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,2008年第3期
(27) 《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》,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,2007年第7期(《新华文摘》2007年第19期全文转载)
(四)荣誉奖励:
(1) 2013年《中西通俗小说叙事:比较与阐释》获第六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二等奖
(2) 2013年《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合理布局结构研究》(合著)获第六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学术著作奖(一等奖)
(3) 2012年“中华民族文化保护、创意与数字化”项目获第四届文化部创新奖
(4) 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《网络舆论的监测与安全研究》结项成果获优秀
(5) 2009年《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》获第五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二等奖
(6) 2007年《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》获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学术著作二等奖
(7) 2007年《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》获中国民间文艺学学术著作奖二等奖
(8) 2003年《中国政府预算:制度、管理与案例》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
(9) 2001年《郑振铎与民间文艺》获中国民间文艺学“山花奖”学术著作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论著(1994—1998年)
(10) 1996年《民间文学导论》(合著)获国家教委第三届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