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龙海平(1971年—),广西灵川人,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。主要研究方向:农村思想文化。
一、学习简历
1、1989.9-1993.7 华中师范大学政教系
2、1998.9-2000.10 广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
3、2002.9-2005.12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
4、2015
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访问学者
二、工作简历
1、2001.8-2007.11,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、法律系、社科部讲师
2、2007.11-今,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副教授(2008)、教授(2012)
3、2009.7 -今,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
三、研究项目
1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:和谐村镇视阈下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,2009
2、广西哲社课题:桂北民间伟人崇拜与和谐村镇构建的关系研究,2008
3、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项目:农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,2010
4、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项目:农村干群矛盾中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设研究,2011
5、广西高校党的十八精神重点课题:清洁乡村活动与美丽广西建设研究,2013
四、著作
1、《和谐村镇视阈下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》(专著),广西人民出版社,2014
2、《花江风物》(参编著)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2
3、《科学发展观:广西现代化发展的统领与路径》(参编),广西人民出版社,2008
4、《和谐广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》(参编),广西人民出版社,2008
五、论文发表
1、《以“五功能”益补农村“五强五弱”局面——关于桂林市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》,《社会科学家》2008年第4期;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思想政治教育》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
2、《和谐村镇建设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——基于桂北16个村庄的田野考察》,《湖南农业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0年第1期
3、《桂北民间伟人崇拜:现状、特点及其信仰价值——兼论伟人崇拜对和谐村镇创建的影响》,《华中农业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0年第5期
4、《关于“农村思想政治教育”及相关概念的思辨》《学术论坛》2010年第8期
5、《从“灌输”到“服务”—— “农事村办”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》,《学术论坛》2011年第6期
6、《“农事村办”: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》,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》2011年第5期
7、《农村基层干部精神压力的调查与思考——以桂北农村为例》,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2年第1期
8、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实现之对策研究》,《理论与改革》2012年第3期
9、《农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探讨——基于桂北6个村镇的实地调查》,《广西教育学院学报》2012年第4期
10、《新型农民培育过程中的机制创新分析——基于桂林市六个村庄的田野考察》,《湖湘三农论坛》2012年12月
11、《加强广西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》,入选《富民强桂新跨越——首届广西发展战略论坛文集》,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
12、《关于清洁乡村活动的调查与思考》,《创新》2013年第6期
13、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》,《探索》2014年第4期
14、《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探讨——以广西桂林市4个村为例》,入选《农业科技创新与国家粮食安全》一书(刘建武、陈文胜、梁仲主编),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,2015年7月
15、《“歌圩文化”:壮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》,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》2015年第2期,合著,第1作者
16、《广西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现实价值探讨》,《佛山科技学院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5年第5期,合著,第1作者
17、《思想政治教育调处农村征地矛盾纠纷的对策探讨》,《中北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15年第4期
18、《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》,《教育评论》2015年第6期(第2作者)
19、《农村思想工作与贫困村农民的精神需要——基于广西贺州市3个贫困村的实地调查》,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5年第6期
六、主要获奖
1、广西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(独著),2010
2、广西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(排名第1),2013
3、广西高校思政理论课“精彩一课”奖,2009
4、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,2010
5、广西高校思政理论课“优秀教师”奖(第一届),2011
6、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培养对象(第一期),2013
7、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(第一批),2014
联系方式:
lhp@guet.edu.cn